沁阳市移动法院建设
2019-06-06
4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举行“庭审进校园”活动,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天平楼模拟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上诉人郑义泉与被上诉人余学明、余美青、余泓辉及一审第三人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股权纠纷一案,群众代表以及西北政法大学在校师生共220余人参加旁听。
![]()
落实代表意见建议已经成为北京法院开展和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落实曹丽娟、段淑珍等39名代表全面加强立案调解的意见建议,推进14家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建设,上线“北京法院分调裁一体化平台”“北京法院微诉讼平台”,实现在线调解、要素式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落实郝永芳、王冬梅等5名代表完善便民诉讼措施的意见建议,上线“微律师服务平台”“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落实宋宝君、王蕾等68名代表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建议,建立涉冬奥会、世园会相关案件快速审理通道,出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严厉打击“套路贷”,建立基本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落实唐丛华、王月波等158名代表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建议,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大讨论,召开赵鑫法官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制定《关于司法人员权益保障的意见》。落实王冬梅、韩峰等12名代表关于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建议,与律师协会联合举办模拟法庭、开展调研座谈,促进业务交流。落实刘加军、赵建国等152名代表加强法治宣传的意见建议,开展定制化普法宣传,与地铁公司合作发布北京法院诉讼宣传片,开展北京法院“以案释法”宣讲团法律服务活动,深入学校、银行、政府单位开展宣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宣传法律知识。
![]()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制造技术部工艺技术室发动机装调工鹿新弟希望,上海法院的文化建设能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曾丽建议,法院要丰富宣传形式,厚植法院工作和底蕴,生产出更多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文化产品。
北京高院党组认为,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是送上门的帮助,也是人民法院需要重点改进的工作,要抓住契机、全面落实,努力把意见建议的办理过程变为推动法院工作的过程。一是全方位收集。在代表委员视察调研、走访座谈、听取和审议报告等过程中,详细记录代表会上发言以及临时提出的意见建议,先后形成67份意见建议报告。根据意见建议涉及的21个业务领域、93项具体工作,建立意见建议办理的总台账、分台账,实现意见建议全覆盖式汇总收集。二是“一把手”负责。将办理工作纳入全市法院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承办单位上报的办理报告必须由“一把手”签字负责。三是精细化办理。确定高院27个部门对口研究、对口办理,指导中基层法院具体落实,推动意见建议反馈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确保件件有回复。四是一对一反馈。办理完毕后,逐一向代表委员书面反馈意见建议落实情况。通过邮寄送达、当面送达等形式反馈代表委员书面意见415份,注重意见建议的二次收集和二次反馈。
“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是我国司法改革中的重要成果,尤其是这一辅助系统中的证据校验、证据链审查功能,做到了在庭审过程中直接显示证据瑕疵,使得司法审判的过程更加透明,充分保障了审判的公正性。”李宗胜说道。
上一个: 宁国市数字法院解决方案
下一个: 江门数字法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