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庭审语音直接转成文字 法官“出口成章”
2019-10-28
在法院庭审中,当事人的语音可同步转化成文字;法官们在完成判决书时解放双手,仅需“出口”即可“成章”;有啥法律问题不明白,机器人就能帮您解答……这便是和平区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
“现在开庭”,法官语音未落,法院审判庭书记员的电脑屏幕上便开始同步显示出“审判长:现在开庭”的文字。昨日下午,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作为一名旁听人员,在和平区人民法院现场感受了案件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快速流转过程。
庭审语音同步转成文字
昨日13时30分,随着房产纠纷团队冯菲法官敲响法槌,郭某诉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正式开庭审理。与传统的法庭摆设不同,法官和原、被告的桌上除了电脑显示器,还各放置了一个麦克风,法官和当事人说的话同步转换成文字。庭审结束后,冯菲介绍:“庭审语音转换系统能自动将语音同步转换成文字,并对文字进行断句、分行、符号标注,书记员只需修改少量信息,提高了庭审的效率,保障了庭审笔录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记者还了解到,对于原、被告名称、专业术语等特定词汇,开庭前提前录入,系统便会自动识别、记录。
10分钟完成一份判决书
在这一系统的支撑下,庭审进展得非常快,20分钟后,冯菲就宣布休庭,回到办公室制作判决书。在她的办公桌上,同样有一个麦克风,冯菲驾轻就熟地对着麦克风口述判决书内容,不到10分钟,一份判决书便完成了,这得益于“法官助手”这一系统的帮助。
冯菲说:“过去写判决,都得在键盘上敲,现在只要口述,电脑就能自动记录,识别度很高,至少能达到95%以上的正确率,录入完成后,再使用‘文书纠错’软件,可以进行纠错和格式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判决写完后,冯菲点击了“打印”按钮,1分钟后,书记员取回判决,判决书已经装订、签章完毕,一份判决书制作完成。
建设从立案到执行全程智慧法院体系
在信息化技术的助力下,这起案件从审理到宣判,全程用时不到40分钟。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宋昱昊介绍:“这个案件用到的软件,仅仅是和平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的一小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从立案到执行全过程、无缝隙的智慧法院体系,实现智能立案、智能调解、智能审判、智能执行和智能管理。”
随后,记者又体验了智能诉讼服务带来的便捷。走进一楼办事大厅,就能看到“和平法宝”法律机器人,它可以提供诉讼费用计算、文书模版下载、联系法官等十余项诉讼服务,还可以回答当事人提出的专业法律问题。在它的对面,便是自助立案一体机,只需刷取二代身份证、输入案号等,即可实现自助立案、自助查询。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内,法院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大屏幕与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沟通,这是诉前联调系统,覆盖全区95个社区、10个自然村、37个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大家足不出社区(村)即可进行在线调解和法律咨询。在执行方面,“金雕查控系统”、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等系统,提高了查控和拍卖效率,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和平区人民法院未来还将为群众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网上阅卷、网上证据交换、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更多的便捷服务。
上一个: 法院科技法庭应用培训
下一个: 法庭语音自动转文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