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推广关键证据取证过程录音录像制度!

2019-10-30

中国长安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陈雪)1月22-23日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广关键证据取证过程录音录像制度,让执法司法腐败无处遁形。

会议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因此,会议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推进实战应用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政法机关核心战斗力。

在政法领域,怎么推动科技成果从“浅应用”向“深应用”转变?会议提示了四点:

一是运用新技术提高风险防控的精准性。“要善于运用视频分析、语音分析、生物特征识别、态势感知等技术,加强对重点区域人流物流监测,排查客运、危化品运输等交通安全隐患,完善消防安全源头管理,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对社会矛盾风险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级分色预警,努力实现防患未然、快处即然、妥处已然。

二是运用新模式提高打击犯罪的实效性。要创新侦查、研判、指挥一体化实战机制,推进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有机融合,“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要加快推进网络身份认证、人像比对、可疑资金分析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模式,第一时间切断网上发动、网下实施链条,实现对新型犯罪的精准打击。要推动大数据合成研判作战中心建设,加快对传统侦查手段的智能化改造,努力实现对盗抢骗犯罪的规模打击。

三是运用新系统提高执法办案的公正性。要及时升级改造公安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实现案件信息网上记载、案件审核审批网上进行、案件卷宗和执法档案网上生成、案件质量网上考核,推动执法更加规范公正。要优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功能,促进“类案同判”。要构建静默化、自动化、可视化的执法司法业务流程监控系统,推广关键证据取证过程录音录像制度,建立执法取证数据化的刚性程序标准,让执法司法腐败无处遁形。

四是运用新手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会议表示,大数据是一把“超级理性”的钥匙,为探索未知、求解问题、科学决策提供新思维新手段。会议进一步明确,要通过执法司法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执法司法运行态势,科学调配执法司法资源,提高决策科学化、精准性、高效性。

上一个: 语音识别自动生成笔录?看科技法庭张啥样

下一个: 人民法院庭审应当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Top
版权所有 ©2005 - 2022深圳市亚讯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