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诊所能干啥事?
2019-12-26
2017年11月9日,如皋市任某胜、宋某伟被某电力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聘用,并被公司派往云南九龙山项目部工作。
11月25日,两人从项目部回住所途中所乘车辆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致坠崖身亡,驾驶员受伤。事故发生后,两方家属认为公司应按交通事故工伤死亡赔偿标准进行赔偿。公司认为不应双赔,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如城街道调处中心获悉情况后,迅速与如皋市矛盾调处中心联系,如皋市调处中心立即组织调解员赶至现场,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并积极安抚死者家属。
由于该起纠纷焦点在于交通事故侵权主体与工伤赔偿主体发生竞合的法律适用,为拿出法律分析及相关对策,如皋市调处中心提出挂法律“专家急诊”号,“法律诊所”专家根据“病因”,派出有法律服务经验的调解能手,邀请律师所主任巡回参加调处。
经过两天反复劝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这场由意外引发的矛盾终于平息。
这起突发性纠纷能快调快处,得益于如皋市创新探索的『法律诊所』和『巡回调解』机制。
——如皋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许秀军
名词解释
『法律诊所』
县(市、区)司法局遴选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人员组建专业法律服务队,到医院、车站、商场、工地等人员集聚区(也可以是企业、学校、交警中队等),通过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室、咨询台、咨询岗等形式,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指导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工作。
『巡回调解』
如皋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市人民调解协会根据矛盾纠纷类型、发生区域、难易程度、涉及群体、纠纷标的,邀请相应的法律专家、律师、法官,选派人民调解能手直接参与纠纷调解,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就到哪里去调解”。
去年以来,如皋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市人民调解协会在设立“法律诊所”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紧扣服务大局,创新建立“巡回调解”工作机制,全力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巡回调解”是人民调解协会处理突发性事件、疑难复杂纠纷的有益尝试,也是“菜单式”调解服务元素之一;是解决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动力不足的有益补充,实现从机关远距离指导纠纷调解向一线捆绑式参与调解的转变。
“巡回调解”成立以来,先后成功解决突发性事件等56件,化解重点疑难复杂纠纷32件。
为拓展完善专业化调处机制,如皋市进一步完善公调、检调、诉调、援调等对接机制,持续发挥其在化解专业领域矛盾纠纷的有效作用。
与法院、法制办沟通联系,在市中心设置行政、诉讼法庭,着力建成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协调化解机制。
2017年底,为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后开心回家过年,如皋市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研判和化解工作。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建设,把矛盾纠纷、重点人头、突出问题逐一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全市建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尽其责”网格化管理目标。
据统计,去年12月以来,如皋市各调解组织为让民工回家过个开心年,成功化解拖欠民工工资纠纷56件,为2000多名民工成功讨薪5800多万元。
『巡回调解』坚持以高效、迅速、便民为宗旨,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开创了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为助力“三大攻坚战”、推进全市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皋市司法局局长卢延林
作者:张全连 徐海军 杨晓春
上一个: 模拟法庭|还原真实庭审
下一个: 社区设立法律诊所解难释惑